
"有的人活著,他已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第十四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雖然離我們而去,但他的音容笑貌卻永遠留在了無數百姓的心間。


喬石是浙江定海人,他的夫人郁文則出生于浙江慈溪縣河姆渡翁家村(現屬余姚)。
解放初期曾在浙江工作過,擔任中央領導后,依然眷戀著家鄉,牽掛著家鄉的發展。
他曾多次到浙江視察,在浙江的許多地方留下了他的足跡。

為悼念喬石同志,19日,首都天安門、新華門、人民大會堂、外交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政府所在地,
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各邊境口岸、對外??崭劭?,中國駐外使領館下半旗志哀。
自傳出喬石逝世的消息后,網絡上充滿了對這位卓越領導人的哀悼和懷念之詞。
人們為什么如此懷念喬石?
人們懷念喬石同志,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對中國民主法治事業所作出的歷史性貢獻。喬石曾任中央政法委書記、中紀委書記、中央黨校校長、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在中國民主法治進步中承擔了關鍵角色,尤其在他任職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期間。
他對民主法治建設有許多重要論述,在中國民主法治進步中承擔了關鍵角色,他曾指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能凌駕于憲法和法律之上。"[詳細]
1987年,十三大召開,紀檢工作進入新階段。在這次大會上,喬石當選為中紀委書記。中紀委采取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建立信訪機制,重視群眾監督的力量。其中,鐵道部的"大老虎"就是在群眾的監督下浮出水面的。[詳細]
1963年,喬石上調至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任職。當時,積累資料主要靠做卡片,像開中藥鋪。喬石的業務很強,做的卡片非常細致,除直接涉及業務的之外,馬恩列斯和毛澤東的著作,也都摘抄整理成卡片,而且字寫得很好。喬石的書法有自己獨到的風格,在中聯部內外都很出名,這種修養,使他少了官氣多了儒雅。
喬石曾說過,"他要一直保持低調,不說大話,不說空話,不說過頭話,不走極端"。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不僅自己如此,而且要求家人也如此。其正如鳳凰衛視評論員阮次山所談,"我對于喬家最推崇的就是喬石的孩子沒有一個從政"。喬石的大兒子蔣小明還曾經開出租車維持在英國的生活。
有記者曾問過喬石:"您退休后打算干什么?"喬石很簡單回答:"一個普通的民眾"。[詳細]



喬石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斗的一生、光輝的一生,是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的一生。
雖然喬石已經故去,
但他對法治精神的堅持,他的崇高品德和優良作風,永遠值得后人學習。
特以此專題,紀念喬石,共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