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為了抗擊日本侵略,無數浙江兒女投軍衛國,上陣殺敵;為了光復祖國的山河,他們把一腔鮮血灑到了抗擊日寇的戰場,也把青春的年華獻給了那場中國歷史上最殘酷的反侵略戰爭。為此,鳳凰寧波策劃了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系列專題:《浙江發生的抗日激戰》、《中國空軍首戰告捷》、《細菌戰的慘烈痕跡》、《尋訪抗戰遺址》、《致敬浙江老兵》等,以銘記歷史、緬懷英烈,傳承全國軍民之抗戰精神。
1937年“七?七事變”后中國抗日戰爭全面展開。在八年抗戰中,中國空軍共出動了飛機2.1萬多架次,擊落敵機599架,擊傷敵機110架,炸毀敵機627架,擊沉擊傷敵艦船8013艘,擊毀擊傷敵坦克、軍車8456輛。但中國空軍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共損失了2468架飛機,6164人犧牲或殉難,7897人傷殘。作為中國空軍誕生地之一的浙江,對中國空軍首戰告捷立下了功勞。


"70多年前,那次震驚中外的'紙片轟炸',就是中國空軍從寧波櫟社機場出發,直接越海空襲日本本土的大膽行動,打破了當時'大日本神圣領空不可入襲'的神話。"王泰棟說,大約二十年前,他在檔案館找到一份材料,正是來自事件親歷者葉安寶。
1938年,南京已經淪陷,政治中心已遷往武漢,而寧波作為物資進出轉運的重要港口,頻繁遭受敵機的狂轟濫炸。>>詳細
自七七抗日戰爭爆發之后,上海、南京、杭州相繼失守。1938年春,日軍派遣飛機不斷空襲當時我國政治中心武漢,但苦于此時中國國力薄弱,空戰力量不足,無能力反擊。
此次空軍遠征日本的成功,日軍方面顯然始料未及,6天之后,1938年5月25日,日本近衛內閣集體辭職。其后,1938年5月28日至31日,櫟社機場連日遭日機轟炸,投彈近百枚;其間,寧波城區也遭連續轟炸,死傷50余人,毀街屋無數。


1941年12月8日,美國向日本宣戰。自此美國正式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并謀劃著報復日本的行動,派美軍戰機從大黃蜂號航空母艦起飛,轟炸東京。時隔69年之后,參與轟炸東京行動的二戰美軍飛行員——轟炸機中尉投彈手米勒的侄女蘇珊娜女士帶著叔叔的遺愿來到浙江。>>詳細

1941年12月,日本在偷襲珍珠港的同時,集中兵力從中國華南向香港發動進攻。12月25日,香港淪陷,大批駐扎香港的英軍被俘。
1942年9月25日,關押在九龍及香港島的1816名英軍戰俘被押上7152噸的客貨輪——"里斯本丸"。日軍用這艘經過改裝、安裝了軍事設備的客貨輪運送戰俘,卻沒有在船上懸掛相關旗幟或標志。>>詳細
"里斯本丸"被擊中后開始大量進水。經過一天一夜的漂流,失去動力的"里斯本丸"船體開始傾斜,漸漸下沉。次日上午8時左右,"里斯本丸"船長決定棄船。
日軍運輸船隨即派出救生艇,帶走日本船員和大部分衛兵,僅留下六七個日本衛兵在甲板上監視戰俘,他們企圖讓所有戰俘與"里斯本丸"一起葬身大海。>>詳細
"里斯本丸"出事的地點,位于舟山東極附近海面(今屬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東極鎮管轄),距事發地點最近的是青浜、廟子湖等小島,島上居民主要捕魚為生。當時,舟山本島及岱山等周圍一些重要島嶼已被日軍占領,但外圍小島仍為地方抗日武裝所控制。>>詳細
救上青浜島的盟軍戰俘大部分被安排在"天后宮"廟內暫住,一部分人分散住在漁民家里。被救上廟子湖島的盟軍戰俘,則全部被接到漁民家中。
10月3日,空中傳來"轟隆""轟隆"的聲音,幾架日機飛臨上空,向"里斯本丸"沉沒的海域投下大量炸彈。10月4日,5艘日艦開抵東極海域,約200名日軍上島挨家挨戶搜查,威脅漁民不得隱藏一名戰俘。>>詳細
1942年秋,舟山東極附近海面,一艘日本船被擊沉。
善良勇敢的舟山漁民搖著小舢板救起384名英軍戰俘。
歲月如梭,當年在筧橋上空參與中國空軍首戰的勇士,及被浙江兒女拯救的美軍飛行員以及援救他們的中國軍民大多已經離世,但浙江人民在抗日戰爭時期的這些光輝事跡,他們所作出的貢獻至今仍被中美兩國人民傳頌并將永載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