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宜會戰3000浙籍將士回家 為護英靈曾改建高速
2015年08月28日 17:04
來源:新華網
“75軍的將士在宜昌是得到尊敬的,口碑很好。”研究了30多年宜昌當地戰史的簡興安給這支浙江子弟兵部隊列了幾個關鍵詞:對百姓好、軍紀嚴明、能打硬仗、從不退縮。 “夷陵區黃花鄉南邊村的那個3000人的合葬
浙江在線8月19日報道
“75軍的將士在宜昌是得到尊敬的,口碑很好。”研究了30多年宜昌當地戰史的簡興安給這支浙江子弟兵部隊列了幾個關鍵詞:對百姓好、軍紀嚴明、能打硬仗、從不退縮。
“夷陵區黃花鄉南邊村的那個3000人的合葬坑,就是他們英勇戰斗的證明。”5年前從宜昌市夷陵區政協文史委主任崗位上退下來的簡興安,一說起主要由浙江子弟兵組成的國民革命軍75軍,就有說不完的話。
2010年8月底的一天,在宜昌夷陵區黃花鄉南邊村的一個高速公路工地上,發現了一個合葬坑,經證實,這里埋葬著國民革命軍75軍在棗宜會戰中犧牲的3000名將士,其中絕大多數來自浙江。
繼今年7月中旬,在長沙會戰春華山戰斗中陣亡的118名浙江子女遺骸遷回杭州后,浙江在線和浙江安賢園再次啟程,來到湖北宜昌,迎接這3000將士遷骨回家。這些長眠于異鄉的浙江子弟兵,曾在抗日戰爭時期,在宜昌和日軍鏖戰6年之久,得到了當地無數百姓的救助和尊敬。
“75軍將士在宜昌是得到尊敬的,口碑很好。”
湖北宜昌,是進入巴蜀之地的門戶。這個自打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就已經是兵家必爭之地的城市,在抗日戰爭時期,同樣是日軍的重要目標。一旦宜昌失守,中國西部和西南門戶大開,日軍就能深入內陸,攻擊當時遷移到重慶的國民政府。
對宜昌的攻擊,從1939年就開始了。“75軍的將士在宜昌是得到尊敬的,口碑很好。”在宜昌研究了30多年戰史的簡興安告訴記者:“當時的軍長叫柳際明,當時的老百姓叫他‘柳善人’,說他對士兵很好,對老百姓很好,軍紀也很嚴明,打仗也過硬。雖然犧牲了這么多人,但他們從來沒有退縮過。”
柳際明是75軍的第三任軍長,是浙江臨海人,前兩任軍長分別是嵊縣人周碞(音“巖”)和縉云人施北衡。
簡興安告訴記者,1940年的宜昌保衛戰,75軍就是參戰部隊,后來宜昌淪陷,到了1941年反攻宜昌,75軍也參加了,到1943年的宜昌石牌保衛戰,75軍又在長江北岸用一招漂亮的“圍魏救趙”,牽制了日軍的軍力,讓石牌北面的壓力驟減,“老百姓們自發給將士們送飯送水,送土豆送紅薯,還組建了擔架隊,把受傷的傷員送到后方救治”。

75軍將士正在戰斗(資料圖)
師長向百姓買了30多畝土地埋葬陣亡將士
黃花鄉南邊村曾經是75軍預四師的戰地醫院所在地,但救治的是全軍的受傷傷員,所以在已經發現的名單上,75軍第六師的陣亡將士很多。“當時預四師的師長傅正模向老百姓買了30多畝土地,就是為了埋葬陣亡的將士。”“我們愛老兵網”的理事長吳緣這樣告訴記者。
“我曾經在當地找到過一戶人家,他們家里就住著一個擔架排,他告訴我,宜昌保衛戰的時候,每天都要抬回來五十多個重傷傷員,最后能救回來的只有五分之一,那些犧牲的將士,按照當時的規矩,就是就地掩埋,”簡興安說:“棗宜會戰里,光一個宜昌保衛戰下來,就掩埋了1000多名將士。”
簡興安說,一開始,每個陣亡將士的遺體還是用白布包好,并埋上一個小石頭上刻上數字標記,到后來,白布也來不及包了,就直接下葬,再后來,就是人疊人埋葬,上面蓋上一層黃土。

簡興安接受浙江在線記者采訪
為保護墓地宜昌當地改建高速橋基
2010年8月底的一天,黃花鄉南邊村的這個合葬大坑因為宜巴高速公路建設而被發現。幾天后,現任湖北省發改委主任、當時的宜昌市市長李樂成作出批示,要求妥善處理抗日將士的遺骨。
批示說,3000余抗日將士遺骸在宜昌被發現,是中華兒女浴血抗日的歷史見證,他們是為中華民族解放而犧牲的,要尊重和善待志士遺骨。
“按照當時高速公路的規劃,一根樁子就要打在這個合葬坑上面,也就是說,地基要打到這里的地下去,”宜昌“關愛老兵”的志愿者陳先生告訴記者,發現這個合葬坑后,大家就不敢隨便動了,“再加上后來市委書記和市長都有了批示,就更要慎重對待了”。
宜巴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后來決定,再次計算了橋基位置,調整一下建設的點位。“過程不清楚,但最后,高速公路橋基位置避開了墓地,高速公路往返雙向道路的間距也拉開了幾米,讓出了合葬大坑的位置。”
“這個事情當年轟轟烈烈的”,簡興安告訴記者:“去年我打聽到,這個墓園的方案已經讓夷陵區進行操作,資金也劃撥下來了。”
記者從夷陵區方面了解到,對于墓園的整修工程,從今年6月就開始了土建,盡管趕不上今年9月3日的抗日戰爭70周年紀念日,但一定會把這里建成一個像樣的墓地。
“我們這次是把這里的浙江籍將士英靈遷回浙江,但畢竟只是一小部分遺骨,更主要的是象征意義。”浙江安賢陵園的負責人李鋼告訴記者,這和當地繼續建造墓園進行保護并不矛盾,簡興安也表示,宜昌應該繼續對這個合葬目的進行保護,“無論遷移與否,我們出于尊重那些曾經為我們戰斗過的浙江子弟兵,都應該墓園建起來”。
今天(8月19日)上午移靈后,這些浙江的子弟兵英靈將被帶回浙江杭州,暫時存放在安賢陵園,待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園全部完工后再進行下葬。
相關新聞:
網羅天下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