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尼勒克發現中國最早用煤遺址 距今逾3000年
        2015年08月13日 16: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朱景朝    
考古學者確認在尼勒克縣恰勒格爾村吉仁臺溝口遺址發現了中國最早的用煤痕跡,初步斷定其距今約3500年。據悉,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已加派考古力量,對遺址面積和堆積性質及用煤年代等作進一步確定。

考古學者確認在尼勒克縣恰勒格爾村吉仁臺溝口遺址發現了中國最早的用煤痕跡,初步斷定其距今約3500年。圖為燃過的煤。 王永強 攝

考古學者確認在尼勒克縣恰勒格爾村吉仁臺溝口遺址發現了中國最早的用煤痕跡,初步斷定其距今約3500年。圖為遺址。 王永強 攝
中新網伊寧8月13日電 (記者 朱景朝)13日,記者從正在進行實地考古發掘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尼勒克考古隊獲悉,專家已確認在尼勒克縣恰勒格爾村吉仁臺溝口遺址發現了中國最早的用煤痕跡,初步斷定其距今約3500年,較已知人類使用煤炭資源的時間上溯了約一千年。
據悉,這一重大考古發現始于6月17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部在至今持續約2個月的考古工作中對吉仁臺溝口的墓葬進行挖掘整理,發現了煤灰、陶片和獸骨,并初步斷定這里就是遺址。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部領隊王永強告訴中新網記者,在遺址的堆積層發現了煤、煤灰和沒有燃盡的煤,“我們斷定這里就是中國最早的用煤遺址,國家文物局金屬與礦冶文化遺產研究重點科研基地主任李延祥也來現場進行了確認。”
距離遺址約20公里的尼勒克縣奴拉賽銅礦已經被專家明確有2400多年的開采歷史,并且開采技術先進。在遺址中,考古學者還發現了一把布滿綠銹的長約20厘米的銅刀,以及用于鑄造青銅器具的陶范。
李延祥稱,“遺址里用煤的痕跡可以推論遺址內很有可能存在有鑄銅活動的作坊。盡管在煤渣、煤燼中發現了一些銹透的銅顆粒,但由于在遺址周邊還沒有發現礦石堆積處、冶煉區、生活區等,用煤與鑄造之間的關系還需要做進一步的考古論證。”
考古專家稱,煤炭被大量用于生產、生活的記載見諸于《史記·西域傳》,書中曾描述今天新疆南部的庫車縣一帶用煤冶煉生產的場面,但沒有發現任何用煤的痕跡。有確切記載的用煤記錄和發現是在東漢,
王永強說,在此次考古中的M49墓葬可以確定為青銅時代中晚期,而依據“打破遺址”關系,遺址應早于墓葬,可以推斷,中國最早的用煤時間大約在3500年前。
相關新聞:
網羅天下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