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由"快"向"好"調結構
2011年11月01日 14:54
來源:中國質量報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在近日舉辦的內燃機工業高峰論壇上表示,當前我國的汽車產銷增長速度屬于正常范疇,沒必要為一時低于10%的汽車產銷量增長率而悲觀。邢敏表示,汽車行業的明顯減速和工程機械行業增速的明顯回落等因素,形成了當前內燃機行業增速相對放緩的結局。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在近日舉辦的內燃機工業高峰論壇上表示,當前我國的汽車產銷增長速度屬于正常范疇,沒必要為一時低于10%的汽車產銷量增長率而悲觀。
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邢敏在論壇上表示:“我國前7個月經濟運行增長速度逐月回落,但仍處于較快的增長區間。值得關注的是利潤增速回落快于產銷,主要是因產能擴張過猛、惡性競爭所致,要警惕這一趨勢的蔓延。”當前汽車行業趨勢表明,汽車業轉型升級已越來越緊迫了。
根據統計數據,盡管今年前8個月我國汽車產銷量的增幅低于兩位數增長,但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提供的一組數據表明,以銷售額計算的汽車產業增長速度仍然達到了10%的水平。由此可以看出,盡管沒有完全朝著小型節能化的方向去發展,但汽車行業整體產品結構的調整卻在悄然進行,一些檔次低、安全水平差、舒適度不高的汽車產品隨著相應鼓勵政策的退出也在逐漸被市場淘汰,這一趨勢也將在車用發動機領域中得以反映。
對于國內汽車業的發展方向,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認為,汽車工業的發展,總的來說應該淘汰落后,應通過兼并聯合把企業做大做強。在產品結構上,我們應該鼓勵新能源、低能耗、安全性高的車型,要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性價比車型。未來工業品的市場有多大,取決于科技含量,取決于企業成本。姚景源表示,將來汽車工業最重要的是要進一步降低成本,讓更多的人買得起車,提高性價比。
“近幾年,中國汽車產業的突出特點是‘快’,但并沒有完全做到‘好’。”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坦言,近兩年,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有利促進了自主品牌乘用車的發展。2010年,吉利全年銷售突破41.5萬輛,成功收購沃爾沃轎車公司100%股權,更是標志著吉利進入了全球化發展新階段。但是,從總體上看,國內自主品牌汽車企業雖然抓住了市場高增長的機會,但是在品牌含金量、核心技術、企業效益、可持續發展能力等方面,卻沒有實現質的增長。
“目前,全球汽車產業制造環節的利潤約為5%,研發占比約為20%,服務約占30%,國內車企應該優化盈利模式,向研發和服務要效益。”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部主任徐長明說,未來10—15年,依然是中國車市的高速增長期。中國汽車產業應該抓住機會,加快轉型調整,提高核心競爭力,實現由“制造大國”向“產業強國”的跨越。
來自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的資料顯示,從宏觀經濟層面上來看,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正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有序轉變,工業經濟總體運行在平穩較快的增長區間,呈現出生產增長較快、效益同步改善和產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的良好格局。從內燃機制造行業具體的運行情況看,1月~7月,23.3%的工業總產值增速低于同期機械工業行業26.4%的平均增速。
邢敏表示,汽車行業的明顯減速和工程機械行業增速的明顯回落等因素,形成了當前內燃機行業增速相對放緩的結局。在分析了由各相關用戶行業影響所帶來的內燃機行業內存在的不利因素之后,邢敏認為,匯率看漲、融資成本上升、生產資料要素成本供給價格攀升、人工成本普遍上升,以及日本地震海嘯、美債降級、歐債危機等一系列國際重大事件所帶來的打擊,直接影響了全球經濟復蘇的進程,從而也導致了汽車、內燃機以及交通運輸行業石油等能源性產品和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度高位波動,形成了國內相關行業更大的不確定性因素。
邢敏提出,在目前存在多重不利因素的格局下,要保證汽車、內燃機行業的穩定積極運轉,需要“政策轉向”和“需求降溫”雙重施壓,汽車行業在此基礎上也必須加快轉型和升級;要在結構調整升級中要突出“攻高端、夯基礎”的主攻方向,如發展節能與減排領域的產品、要追求產品的高質量;要在轉變發展方式上堅持“創新驅動、兩化融合、綠色制造、循環經濟”為先的基本途徑,從過度依賴要素投入轉向更多地依靠自主創新、提高人員素質和管理水平去推動行業發展;要加大走出去的步伐并加快培育軟實力,以加強自身的素養、擴大出口、緩解國內訂單不足的矛盾,尤其是對汽車等產能擴張過猛而國內需求增幅趨緩、供大于求突出的行業,更應該加大國際市場的開拓力度。
網羅天下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