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亞洲 學歷互認一證行遍多國
        2011年12月01日 08:10
	
								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 宋金緒    
據中國教育部網站消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承認高等教育學歷、文憑和學位地區公約》締約國大會11月25日在日本東京召開。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代表中國簽署了《亞太地區承認高等教育資歷公約》。 業內
據中國教育部網站消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承認高等教育學歷、文憑和學位地區公約》締約國大會11月25日在日本東京召開。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代表中國簽署了《亞太地區承認高等教育資歷公約》。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簽署這一公約,對于中國學生在亞洲國家留學是利好消息,尤其是前往那些還沒有與中國互認學歷的國家,比如新加坡等。
亞太地區是教育發展最快、成績最顯著、交流最活躍的地區,學歷、文憑和學位的相互承認,對于促進高等教育學術流動、消除服務貿易技術壁壘、推動知識與人才交流的作用日益重要而明顯。制定共同的學歷、文憑和學位認可行動框架,將對促進亞太地區各國之間的教育交流與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亞太地區承認高等教育學歷、文憑和學位地區公約》于1983年在曼谷通過 ,中國系締約國之一。針對高等教育的新變化和新趨勢,亞太地區各國對原公約進行修訂并重新簽署,公約現更名為《亞太地區承認高等教育資歷公約》。
中國將擴大國際合作
杜玉波代表中國簽署了《亞太地區承認高等教育資歷公約》。杜玉波在發言中指出,當前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正在持續不斷地深入,課程的國際化、跨國教育服務、人員的跨國流動等已成為重要趨勢。
他表示,修訂后的公約將對亞太地區高等教育跨境合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作為新公約的簽署國,中國將繼續推動教育改革和開放,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國將在促進《公約》的實施方面與教科文組織密切合作,為推動亞太地區各國建立學歷認可合作機制而努力。
特別關注
為什么修訂并重新簽署?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汪利兵教授介紹,公約在1983年通過后,亞太地區在公約的實施方面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但相對于歐洲地區,進展還比較緩慢。
歐洲地區在公約的實施過程中已形成了完善的信息機制、咨詢機制和仲裁機制。在公約的實施上,亞太地區主要由政府間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主導,而在歐洲,主要的推動力量來自歐盟,各國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積極參與,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約的影響力和實施力度。同時由于歷史的原因,亞太地區許多國家缺乏相互的了解和信任,凝聚力不強,步調一致的行動很難展開。
近年來,亞太地區高等教育領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如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推進、私立高等教育機構急劇增加以及以信息通訊技術為基礎的高等遠程教育、電子化學習和網絡教育的迅速發展,都對亞太地區各國的高等教育體系提出了新的挑戰。此次終于進行修改,并重新簽署新的公約。
“學歷”改“資歷”有何影響?
留學專家高坤輝表示,目前已經有新加坡的私立學校打電話問這一公約的情況,“我還沒有看到最新的公約規定。但是,這一新的公約對于促進亞太地區的高等教育學歷互認有好處,而且把學歷改成資歷,也反映了隨著高等教育新的發展,網絡教育的日新月異,學歷并不能完全概括一個人所學習的內容了。”
目前,中國同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簽署了學歷學位互認國家,與其他的東南亞國家還沒有簽署學歷互認。這一公約對于中國學生前往東南亞留學是利好消息。
數據
記者從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了解到,截至2010年3月,我國與44個國家、地區達成了相互承認高等/高中后教育的協議、諒解備忘錄。
在亞洲,日本是主要留學目的地國家之一。根據日本“30萬留學生計劃”,到2020年將現在在日本學習的留學生人數由12萬人增加到30萬人。目前,在日外國留學生的總數為117927人,其中中國留學生為74292人,占在日外國留學生總數的63%。
關鍵句
除非存在巨大差別,否則各國高等教育學歷文憑都應予以認可。
網羅天下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