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海帶?留學歸來 找份好工作
2011年11月29日 09:40
來源:每日商報 作者:張晨
就在幾年前,“海龜”還是一種頭頂光環的神秘生物,他們隱于人群中,卻有著極易被人發現的共性:操著一口流利的外語,穿著一身OL的衣服;哪兒有林立的商務樓,哪兒有他們的身影;他們的荷包不一定豐滿,但也絕不苗
就在幾年前,“海龜”還是一種頭頂光環的神秘生物,他們隱于人群中,卻有著極易被人發現的共性:操著一口流利的外語,穿著一身OL的衣服;哪兒有林立的商務樓,哪兒有他們的身影;他們的荷包不一定豐滿,但也絕不苗條;他們似乎還是“很有文化”的代名詞,的確,他們也總能和你嘮出一長串你所不知道的世界……
也就是在幾年前,我曾對他們的生活歆羨不已,高考落敗后向母親表露了想出國留學的小心思,被究為何,很自然地冒出一句:學成回國好找工作賺大錢唄!
“海龜”果真如此優越?一份中國海歸就業力調查不久前出爐,一盆冷水撲面而來:中國留學生的求職路不如看起來美好。據該調查顯示,已有七成“海龜”主動游向祖國母親懷抱,他們的薪資要求不高,3000元至10000元,他們選擇先登陸民企的海灘,數據告訴我們,有多達46%的“海龜”在民企找到職業發展平臺。
據人社部統計顯示,截至2010年底,留學回國人數已達63.22萬人,預計“十二五”期間,留學回國人數將達50萬人以上,不得不說,“海龜”求職壓力很大,而且這樣的壓力正在逐年增加。
回流潮太猛
“海龜”貶值速度不比電子產品慢
身為“海龜”的人們都知道,現在要在國內順利就業,找一份薪水滿意、專業對口、符合興趣要求的工作并不易,幾年的海外留學經歷雖然光鮮亮麗,但不了解國內就業情況,或是沒有充分認識自身優勢劣勢,導致求職難以如愿的例子比比皆是。
剛從美國留學歸來的趙璇告訴記者,她現在的工資是3500元,僅是她預期的一半。按照目前的工資,她得工作15年,才能將本科留學四年所耗的60余萬元賺回。趙璇說,“留學生貶值得太厲害了。”
記者發現,一些“海龜”留學時間長,對國內不同行業不同崗位的薪酬水平不了解。他們在求職路上,常常會因薪酬待遇問題與工作失之交臂。據了解,不少歸國的留學生認為,現在所得的酬薪,還不足自己出國時預想的一半。
好的情況是,一部分“海龜”對國內的酬薪水平有一定的了解,一般3000元左右的起薪也能接受,對于酬薪要求越來越理性,逐漸接受“海龜”整體在掉價這個事實。也有越來越多的“海龜”為了提高自身價值,走上了繼續進修之路。
算一筆經濟賬
“海龜”多久能收回遠洋成本
在采訪中,一家知名商場的HR告訴記者,“酬薪按崗位分配,我們并不會因為申請者有過海外留學經歷而提高工資。”的確,多數留學生都了解,想要靠“海龜”的名頭換更多的工資完全不現實,拿多少工錢,全依賴自己的能力。
記者在某招聘網站的信息中發現,特別提及“留學經歷”的工作,以翻譯為主。其酬薪待遇約為2000元至5000元不等。別的工作,對有沒有有留學經歷均無提及。
留學花費高,這已成了人盡皆知的事情。像趙璇留學花費的60余萬元,放在四年前的杭州,可以在濱江買到一套近一百平方米的商品房。如果當時她沒選擇留學,用這筆錢買的房子現在可能價值近百萬。而眼下,她需要工作上好幾年才能收回留學成本。不過當然,留學四年她所收獲的知識與能力,并不是金錢所能衡量的。
缺少合理的職業規劃
讓“海龜”求職路坎坷
在電影非誠勿擾中,葛優將自己定義為一只“三無偽海龜”,即沒有公司、沒有股票、沒有學位。在“海龜”回流潮大顯的今天,此類的“偽海龜”數量還真不少。不少留學生在海外虛度光陰,中途輟學被遣送回國。他們中有人性格本身就不適合留學,也有人是因為在選擇專業這點上走錯了路。不管什么原因,此般留學,實在不值。
小秋于一年前留學新加坡學酒店管理,出行前,她曾在杭州一家留學機構做了專業的職業規劃。所謂規劃即是根據她的性格特點選擇合適的,又有前途的專業。但眼下,她卻十分焦慮:“現在回國做酒店管理找工作很難,起薪低,更別說兩年之后了,那時的留學生一抓一大把,我根本沒競爭優勢。”如今的小秋就在為是否該換專業頭疼著。
王朋的境遇與小秋的差不多,不同的是他選擇的專業前景不錯,但他對精算這個專業并不感興趣。“太枯燥,考試多,壓力大,工作很辛苦……”王朋總能說出一大堆理由去告訴父母自己并不合適學這份專業,但父母總一再堅持讓繼續混日子般地學下去。父母的期望很簡單,當個精算師便能衣食無憂;而王朋的想法卻是,做這個?我沒興趣。留學兩年,他只是敷衍地完成日常學業,不曾出去實習,不曾考慮過就業。
眼下,幾乎所有的留學機構都有一把“殺手锏”——留學職業規劃。記者了解到,杭城每年都會舉辦近百場各樣的留學生職業規劃講座,但留學生找不到工作的情況卻仍大量存在。
影響留學生做出合理職業規劃的攔路虎有兩只,一是留學生缺乏職業規劃重要性的了解,二是選擇專業時的盲從。留學熱剛剛興起時,學生一股腦兒地奔往美、澳、英等老牌留學大國,對自己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與適應能力不做應有的評估。甚至有很多家長表示,只要有學校,就愿意砸錢去讀。當一批野雞大學紛紛倒閉后,就出現了不少留學生沒書讀的情況。所以說,留學切忌盲目。
近年來,歸國“海龜”逐漸增多,留學生就業壓力大增,這給了留學機構一個信號:得為留學生準備職業規劃。但現在,不少留學機構打著職業規劃的名目在招攬生意,一場場講座將家長們“忽悠”得心潮澎湃,我曾遇到過一位學生家長,咬定了一定要讓她的孩子去某國讀某個專業,原因就是一位資深留學專家告訴她,這個好,能移民。而不久前,該國的技術移民職業清單上,她女兒所讀的專業被淘汰了。
什么是理智的職業規劃?不僅僅看專業優勢與人才需求。要知道最近不少國家在陸續關閉留學生畢業工作簽證,現在的好專業,并不一定是今后的好專業。
政府扶持力度大 創業成新選擇
不得不提的是,留學生“回巢”,所享優惠也不少,可免稅購車,創業更容易,貸款也更便捷。
一系列吸引人的措施讓不少留學生轉變了永遠留在國外的想法,當然,在海外就業的難度不斷加大也是促成他們回國的有力推手。
海外就業市場長久處于疲軟狀態,削減職位成了不少國家的新動作,毫無疑問,金融危機波及著名校的畢業生。像之前麻省理工學院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學生進入華爾街工作,現在卻是不足六分之一。既然在海外無法實現職業理想,越來越多的留學生打算將夢想埋在祖國的沃土上。
在未來的十年國家將會針對海外歸國人員實施更加開放的政策,如制定完善稅收、保險、住房、子女入學、擔任領導職務、承擔重大科技項目、參與國家標準制定、參加院士評選和政府獎勵等方面的特殊保障性政策措施,以鼓勵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創業。提出將為留學人員提供創業資助,中央層面實施的千人計劃,將建設一批留學高層次人才創業基地,用5到10年時間引進2000名左右留學高層次人才回國創業。
網羅天下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