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漢語學習者倫敦體驗“中華之旅”
2011年11月25日 16: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任磊
據國家漢辦網站消息,2011年11月20日,45名來自英國南部霍夫園中學(Hove Park School)9年級和11年級的漢語學習者在倫敦展開了名為“中華之旅”的體驗活動。 在學校中文教


據國家漢辦網站消息,2011年11月20日,45名來自英國南部霍夫園中學(Hove Park School)9年級和11年級的漢語學習者在倫敦展開了名為“中華之旅”的體驗活動。
在學校中文教師Lily Nelson、特邀教師Gaelle Cook,以及兩名孔子學院的漢辦教師陳爍宇、任磊的帶領下,45名學生于上午9時登上了前往倫敦市中心的大巴。經過一個半小時的愉快旅程,師生們抵達倫敦中國城,一個個興奮不已,“中華之旅”也就此正式開始。中國城的街道上,中文招牌、廣告滿目,同學們漫步其中,體驗著這里的中國式生活。這時,一群孩子突然發現了一個中文報點,很多人是生平第一次見到中文報紙,激動地招呼同學過去“一開眼界”,更有幾位同學決定帶回幾張,留作紀念。
“中華之旅”少不了正宗的中餐。學生們步入一家點心店,除了享受中華美食,他們還有一個重要任務:用課堂上所學的漢語知識,在真實的環境中與餐館的服務員交流——詢問菜名、請他們添水加茶、關心他們在英國的生活情況、找洗手間……不一而足。學生們既品嘗了佳肴(揚州炒飯尤其受歡迎),又鍛煉了漢語口語,正可謂精神物質雙豐收。
然而,實地的漢語練習絕不僅限于此,因為餐后就是45分鐘的自由時間,學生們走進中國城大大小小的商店,沉浸在琳瑯滿目的中國商品之間。從傳統服裝、景泰藍手鐲、舞蹈用的綢扇、麻將牌,到中國的糖果、糕點、蔬菜、調味品,同學們好奇地打量著幾乎每一樣物件,而中國食品散發出的香氣,也讓大家陶醉其中,忍不住要多呼吸幾口。
在一家糖果店門口集合離開中國城,對孩子們來說多少有點“殘酷”,但是大家都很清楚,后面還有同樣重要的內容:參觀大英博物館的中國展區。在去博物館的路上,老師們給每名學生發了一份20道關于中國展品的測試題,而大家一進博物館,就穿梭在林林總總的中華瑰寶之間,領略一件件瓷器、青銅器、雕塑、書法作品的魅力。畢竟這次親密接觸中華文化,機會難得,大家仔細觀看珍貴展品,認真閱讀文字說明,一邊尋找測試題的答案,一邊點滴累計、更新各種有關中國的知識。
13歲的9年級女孩米杰西(Jessica Mead)特別喜歡外語,她絲毫不加掩飾她的驚奇,告訴我們:她剛意識到,原來中國龍是有四條腿的(而不是像蛇一樣)!而他的同學裴雅各(Jacob Page)則對一個青花瓷罐格外感興趣,以至于在返程的大巴上頭一再提及。
師生們在大英博物館外拍完“全家福”,魚貫登上回家的大巴時,已是下午4:40,夜幕漸漸降臨倫敦,而車內依然燈光明亮,大家的交叉“閱卷”開始了。另一名9年級女生艾杰西(Jessica Atter)在測試得了個“滿堂彩”,20題無一錯誤,當之無愧地榮膺榜首,在大家的歡呼聲中領到最大獎。
這次活動讓霍夫園中學的漢語學習者感受了中國文化的魅力,鍛煉了自己的漢語交際。9年級的白利比(Libby Barker)甚至在第二天問起老師,下次還會不會把這種機會再給他們年級。充滿稚氣的語言,問出的是對下次活動的期待,道出的是對中華文化的喜愛。
霍夫園中學是布萊頓及霍夫市的一所語言特長學校。漢語是該校7年級學生的必修課,2010年成為英國Schools Network(SSAT)孔子學院下屬的一個孔子課堂,每年都有各種中國文化活動,如中國日、中國周(學校將英國的“紅鼻子日”與“中國紅”相結合,該周五不少人會把自己的鼻子戴上大紅球形的裝飾,并為慈善組織募捐)、春節,并和當地華人社區展開各種聯誼。
網羅天下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