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嚴密的保護,往往滲透于無形,優秀的技術,此刻正在潤物細無聲地服務。在本輪疫情發展之前,鄞州住建局已部署建設并投入使用“鄞監匯”工地數字防疫平臺,平臺全面兼容目前建筑工地所使用的監控系統和數字平臺,在匯集整合大數據的同時,無需工地再次投入設備改造和技術開發。為建筑企業升級防疫大大節省了資金和精力。在開工不足的當下,更顯難能可貴。據了解,“鄞監匯”平臺是\u003cstrong>浙江邁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u003c/strong>投資的“姜太公”旗下的平臺,目前已獲浙江省先進表彰。\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17/1C38FA9D44EAAF3E187C29E9CBDE24F1A270876C_size127_w1080_h810.jpg\" />\u003c/p>\u003cp>“為什么我不用亮碼?”當新工人來到項目之后,對工地不掃碼亮碼特別不理解,因為目前處處都在嚴查。而真實情況是,平臺采用“前端無感通行,后端亮碼”模式,系統與工地實名制平臺對接,工人入職后由實名制平臺推送數據至“鄞監匯”平臺進行亮碼比對。實現“入職一個,管牢一個”,如有異常則實時預警。\u003c/p>\u003cp>大數據托底,分鐘級防護更新。在鄞州區下轄工地現場,陳師傅的工友和老鄉木工廖師傅,剛來工地一天,第二天一早就沒有來上班,原來夜里是班組通知去做核酸檢查了,可班組長并未查看他手機的健康碼,已提前知道廖師傅黃碼,并通知檢查。原來廖師傅在睡夢中,“鄞監匯”系統防疫關口前移,將所對接市大數據局健康碼接口、核酸檢測接口、疫苗接口等數據資源,仍然在進行分鐘級更新,時刻提供防疫服務。下午檢查結果出來后,木工廖師傅已更正為綠碼,在正常上班。\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17/232C3AFBAF352B293F8A4B286BC5CA88AA060675_size520_w800_h450.png\" />\u003c/p>\u003cp>值得關注的是,現如今,個人信息保護,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疫情當前更是矛盾突出。“鄞監匯”平臺的建設和使用權限,充分做到了知情權和獲取授權的告知和保護。數據終端存于寧波市大數據局,使用授權受到嚴格的審核和權限區隔。讓個人信息保護真正落到實處。\u003c/p>\u003cp>\u003cstrong>非接觸式生物識別應運而生。\u003c/strong>\u003c/p>\u003cp>2020年2月,國務院在印發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的通知中提出“使用指紋考勤機的單位應暫時停用”。由于過往傳統指紋等接觸式識別技術,在疫情下由于其接觸式的工作方式,增加了疫情傳播的概率,帶來了很大的感染風險,而人臉識別技術,雖然屬于非接觸式生物識別,但是在疫情中面臨“佩戴口罩”問題的巨大挑戰,摘下口罩會將人們暴露在可能具有風險的環境中,成為疫情的一個安全隱患點。即使少數的系統支持戴口罩識別,識別準確率也大打折扣。\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17/BEDB4122B59DA70EBB15AEF98B61C34D1CED31FB_size0_w4_h8.gif\" style=\"width: 4px;\" />\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17/B1D30594E4DA362E17B837EB00379252AD371514_size55_w1264_h711.jpg\" />\u003c/p>\u003cp>(圖片來源于網絡)\u003c/p>\u003cp>掌靜脈識別技術由此而生。由\u003cstrong>寧波工業互聯網研究院\u003c/strong>孵化的芯然科技掌靜脈門禁終端,屬于活體識別。該系統通過利用人體血液中血紅蛋白吸收近紅外光的特性,采用近紅外線感應器獲取掌靜脈圖像,通過定位、增強、特征提取等圖像處理算法提取掌內靜脈特征值,并與掌靜脈數據庫中的模板進行比對,從而進行生物身份確認。\u003c/p>\u003cp>自動控制門禁,記錄人員進出、流動信息,提高管理效率……通過掌靜脈識別技術對使用人員進行非接觸身份認證,建立有效的身份識別機制,伸出手掌即可成功識別,有效地阻斷了疫情的傳播。\u003c/p>\u003cp>據了解,芯然科技掌靜脈識別技術應用范圍廣泛,不僅可以應用于安防門禁、軌道交通、金融支付,也可應用于企業管理、智能樓宇、智慧社區、醫療服務身份認證等多個應領域。目前已在寧波市政府、海曙區政府、江北區某部隊、中控科技園區、深圳地鐵6號線等場所部署使用。\u003c/p>\u003cp>\u003cstrong>“一碼智控”閉環管理。\u003c/strong>\u003c/p>\u003cp>近期,寧波市疫情多點頻發,余姚市面臨外地來余姚人員防疫信息掌握欠全面等薄弱點,\u003cstrong>寧波恒拓物聯網有限公司\u003c/strong>對標“浙里防疫”跑道,爭分奪秒開發并上線“一碼智控”場景應用,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水平,不斷優化疫情防控舉措,筑牢疫情防控屏障。\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17/BA8F4F7FF93B137F0B3792C9FD6B3865473EA922_size31_w720_h421.jpg\" />\u003c/p>\u003cp>“碼上篩查”,實現來姚人員精準掌控。針對往返余姚人員防疫排查工作中人工登記人員不足、辨識不易、統計不便、效率不高等問題,在余姚市9個高速公路檢查站和329國道上虞卡口設置信息核驗點,由防疫人員通過“一碼智控”掌上端對來姚人員進行基本身份信息識別自動化提取,健康碼、行程碼接入平臺自動顯示、并補錄入車輛類型、車牌號、目的地、來源地等信息,生成防疫專用二維碼,實現來姚人員和車輛關聯,和同乘人員關聯,實現一證識別、一碼分類,方便實現追溯。\u003c/p>\u003cp>同時,把防疫碼與衛生和健康局的設備自檢的抗原結果捆綁轉移至“碼上轉運”環節。通過打通“一碼智控”應用與交通部門轉運信息系統、衛生部門隔離點信息系統的數據壁壘,關聯防疫專用二維碼與轉運車輛、轉運監管司機、隔離點位等信息,實現人車匹配、點對點流轉、系統追溯。\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17/7AA77658A844C1AD982942C2C022154665AA17D6_size35_w551_h371.jpg\" />\u003c/p>\u003cp>“登記時間從以往的5-10分鐘縮短至1分鐘以內。”余姚一隔離酒店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通過“碼上調度”系統,可提前對余姚市儲備集中隔離場所的隔離房間進行快速調度,精準匹配不同類型的隔離人員,隔離人員進入隔離點后,通過掃碼即可按高層、次密接中間層、中高風險人員低層自動匹配隔離房間快速登記入住,實現防疫保障精準調控。\u003c/p>\u003cp>據了解,自3月下旬運行以來,已累計核驗排查外來司機和同乘人員21200人次,實現了省級精密智控平臺從卡口到隔離點的最后一公里追溯,構建了涉疫重點人員從發現、上報、轉運到隔離的閉環管理體系。(鳳凰網寧波 張恒 通訊員 侯典久)\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胡佳琪","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548308/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社會","cateid":"548308","catename":"鳳凰網寧波","logo":"https://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201010/11/wemedia/5a68ca01a436772927546cfba868774629fcaea8_size286_w1600_h1600.jpg","description":"鳳凰網寧波頻道,每天向您傳播寧波最新最快新聞資訊。","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548308","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548308","eAccountId":548308,"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80237075","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548308/media","newsTime":"2022-04-18 19:54:48","lastArticleAddress":"來自北京"}},"keywords":"疫情,靜脈,工地,寧波,平臺,人員,技術,廖師傅,口罩,寧波市","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__nd__":"ne883dbn.ifeng.com","__cd__":"c01049em.ifeng.com"};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以最快速度、最小代價切斷病毒傳播途徑成為實現動態清零、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針對,本輪寧波各地相繼發現本土確診病例,并呈現人物同傳、涉及面廣、隱匿性強的情況,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成為戰“疫”神器。對此,在寧波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的指導下,寧波市大數據發展協會聯合鳳凰網寧波頻道特推出《聚焦寧波數智動能》系列報道,呈現寧波激活疫情防控精密智控聯動推進機制,充分發揮隊伍、數據、平臺、應用等作用,利用數字化改革成果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提供的“甬動力”。 新冠病毒的爆發,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帶來沖擊,但與此同時也加速了人們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生物技術、數字經濟、健康產業等方面的需求。在此環境下,催生的“非接觸式”服務變革,其要義便是通過掌靜脈識別以其非接觸、高精度、強安全、防深偽等特性,發揮在防疫抗疫中的重要作用,從而達到減小疫情傳播風險,助推科學抗疫的落地實效。 數控網格,聯成防疫“金鐘罩”。 作為防疫重難點的建筑工地,如何有效應對當前疫情嚴峻考驗?工人工作生活又有什么樣的影響呢?對此,鳳凰網寧波走訪了鄞州區住建局和轄區所在的工地。深入了解防疫政策下、平靜如常工地生活背后的另外一番景象。 嚴密的保護,往往滲透于無形,優秀的技術,此刻正在潤物細無聲地服務。在本輪疫情發展之前,鄞州住建局已部署建設并投入使用“鄞監匯”工地數字防疫平臺,平臺全面兼容目前建筑工地所使用的監控系統和數字平臺,在匯集整合大數據的同時,無需工地再次投入設備改造和技術開發。為建筑企業升級防疫大大節省了資金和精力。在開工不足的當下,更顯難能可貴。據了解,“鄞監匯”平臺是浙江邁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姜太公”旗下的平臺,目前已獲浙江省先進表彰。 “為什么我不用亮碼?”當新工人來到項目之后,對工地不掃碼亮碼特別不理解,因為目前處處都在嚴查。而真實情況是,平臺采用“前端無感通行,后端亮碼”模式,系統與工地實名制平臺對接,工人入職后由實名制平臺推送數據至“鄞監匯”平臺進行亮碼比對。實現“入職一個,管牢一個”,如有異常則實時預警。 大數據托底,分鐘級防護更新。在鄞州區下轄工地現場,陳師傅的工友和老鄉木工廖師傅,剛來工地一天,第二天一早就沒有來上班,原來夜里是班組通知去做核酸檢查了,可班組長并未查看他手機的健康碼,已提前知道廖師傅黃碼,并通知檢查。原來廖師傅在睡夢中,“鄞監匯”系統防疫關口前移,將所對接市大數據局健康碼接口、核酸檢測接口、疫苗接口等數據資源,仍然在進行分鐘級更新,時刻提供防疫服務。下午檢查結果出來后,木工廖師傅已更正為綠碼,在正常上班。 值得關注的是,現如今,個人信息保護,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疫情當前更是矛盾突出。“鄞監匯”平臺的建設和使用權限,充分做到了知情權和獲取授權的告知和保護。數據終端存于寧波市大數據局,使用授權受到嚴格的審核和權限區隔。讓個人信息保護真正落到實處。 非接觸式生物識別應運而生。 2020年2月,國務院在印發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的通知中提出“使用指紋考勤機的單位應暫時停用”。由于過往傳統指紋等接觸式識別技術,在疫情下由于其接觸式的工作方式,增加了疫情傳播的概率,帶來了很大的感染風險,而人臉識別技術,雖然屬于非接觸式生物識別,但是在疫情中面臨“佩戴口罩”問題的巨大挑戰,摘下口罩會將人們暴露在可能具有風險的環境中,成為疫情的一個安全隱患點。即使少數的系統支持戴口罩識別,識別準確率也大打折扣。 (圖片來源于網絡) 掌靜脈識別技術由此而生。由寧波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孵化的芯然科技掌靜脈門禁終端,屬于活體識別。該系統通過利用人體血液中血紅蛋白吸收近紅外光的特性,采用近紅外線感應器獲取掌靜脈圖像,通過定位、增強、特征提取等圖像處理算法提取掌內靜脈特征值,并與掌靜脈數據庫中的模板進行比對,從而進行生物身份確認。 自動控制門禁,記錄人員進出、流動信息,提高管理效率……通過掌靜脈識別技術對使用人員進行非接觸身份認證,建立有效的身份識別機制,伸出手掌即可成功識別,有效地阻斷了疫情的傳播。 據了解,芯然科技掌靜脈識別技術應用范圍廣泛,不僅可以應用于安防門禁、軌道交通、金融支付,也可應用于企業管理、智能樓宇、智慧社區、醫療服務身份認證等多個應領域。目前已在寧波市政府、海曙區政府、江北區某部隊、中控科技園區、深圳地鐵6號線等場所部署使用。 “一碼智控”閉環管理。 近期,寧波市疫情多點頻發,余姚市面臨外地來余姚人員防疫信息掌握欠全面等薄弱點,寧波恒拓物聯網有限公司對標“浙里防疫”跑道,爭分奪秒開發并上線“一碼智控”場景應用,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水平,不斷優化疫情防控舉措,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碼上篩查”,實現來姚人員精準掌控。針對往返余姚人員防疫排查工作中人工登記人員不足、辨識不易、統計不便、效率不高等問題,在余姚市9個高速公路檢查站和329國道上虞卡口設置信息核驗點,由防疫人員通過“一碼智控”掌上端對來姚人員進行基本身份信息識別自動化提取,健康碼、行程碼接入平臺自動顯示、并補錄入車輛類型、車牌號、目的地、來源地等信息,生成防疫專用二維碼,實現來姚人員和車輛關聯,和同乘人員關聯,實現一證識別、一碼分類,方便實現追溯。 同時,把防疫碼與衛生和健康局的設備自檢的抗原結果捆綁轉移至“碼上轉運”環節。通過打通“一碼智控”應用與交通部門轉運信息系統、衛生部門隔離點信息系統的數據壁壘,關聯防疫專用二維碼與轉運車輛、轉運監管司機、隔離點位等信息,實現人車匹配、點對點流轉、系統追溯。 “登記時間從以往的5-10分鐘縮短至1分鐘以內。”余姚一隔離酒店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通過“碼上調度”系統,可提前對余姚市儲備集中隔離場所的隔離房間進行快速調度,精準匹配不同類型的隔離人員,隔離人員進入隔離點后,通過掃碼即可按高層、次密接中間層、中高風險人員低層自動匹配隔離房間快速登記入住,實現防疫保障精準調控。 據了解,自3月下旬運行以來,已累計核驗排查外來司機和同乘人員21200人次,實現了省級精密智控平臺從卡口到隔離點的最后一公里追溯,構建了涉疫重點人員從發現、上報、轉運到隔離的閉環管理體系。(鳳凰網寧波 張恒 通訊員 侯典久)
聚焦寧波數智動能系列報道之五:數字應用正當時


獨家搶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