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城市建設搭建起城市“骨肉之軀”。但要這些“骨架”“器官”和“經絡”健康順暢運行,特別是要保持“底子里子”俱佳,還需要方方面面精細化的管理。\u003c/p>\u003cp>在寧波市江北區的康橋南路道路上,行道樹整齊繁茂、綠化帶下沉,既展示了道路的美感,又具備排水功能,展現了現代化與自然和諧的一面。明亮的路燈、欄桿的反光貼,更是保護著夜間市民的行人行車安全。2020年,康橋南路獲評每兩年評選一次的道路養護行業最高獎 “扁鵲杯”。\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51/4A9AB0809A45640CB38302D5227763948D85F465_size2447_w1280_h720.png\" alt=\"市政設施精細化管理 助力寧波江北城市品質提升\" />\u003c/p>\u003cp>而道路的變化只是江北市政設施品質提升工程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寧波市江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認真落實“精細化”管理要求,抓好日常維護的精細化、規范化、標準化、智能化,進一步提升市政設施管理水平。據了解,江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市政養護部門在倪家堰橋安裝了江北區首套橋梁健康動態監測系統,以便24小時實時監測橋梁狀況。倪家堰橋位于江北區倪家堰路上,沿路廠房多,大重型車輛通行密集,對橋梁的損害大,尤其是超載車輛會直接造成橋梁結構破壞,所以,實時監測該橋梁的安全運行情況尤為重要。 “目前常用的人工檢測橋梁監測手段,存在不夠客觀、檢測結果滯后、成本高等問題,對檢測人員來說,也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江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介紹到,建立一套科學、完備的橋梁動態監測系統在一定程度上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橋體“健康”狀況。\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51/B04397877F6D1777C76BD5E9C5A5C488D4D07AC3_size5485_w5760_h3840.jpg\" alt=\"市政設施精細化管理 助力寧波江北城市品質提升\" />\u003c/p>\u003cp>同時,江北區各座橋梁都有安裝專屬“身份證”銘牌,可供工作人員或普通市民隨手掃描銘牌上的二維碼進行報修,不僅如此,它還具備填寫巡檢、維修的表單功能,更是擁有強大的數據后臺,可以幫助養護部門收集維修數據進行分析,從而了解橋梁及其附屬設施的“生命周期”,更好地保障市政設施的完好。今年,區本級管轄道路的窨井標識銘牌也進行了升級,新增加管道走向、路名、維修電話、二維碼等信息,使養護人員能及時、準確地進行針對性維修處理,減少安全隱患,讓道路通行更加安全。市政養護部門還引入高性價比的新型養護銑刨機械設備,配合先進的機械化操作流程,達到瀝青路面小面積維修“一條龍”機械化施工效果,提高了小面積瀝青路面修補的作業效率,據悉,采用小型機械設備進行作業,相較于原來的人工鑿除作業,效率提高了8倍,同時降低了養護工人的勞動強度,讓其有更多的精力可以投入到質量控制上來。\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51/F9C16682028DEEEC47BFC866A9DB1BBA53A6857C_size2161_w1264_h711.png\" alt=\"市政設施精細化管理 助力寧波江北城市品質提升\" />\u003c/p>\u003cp>不僅是智能“二維碼”、小面積瀝青路面修復這些“微改造”,江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還從細節出發,著眼于市民需求,致力于將江北打造成高品質城區。今年以來,江北區根據多元化區域治理的要求,率先對“市民反映強烈、問題難解決、解決難徹底”的小區建筑退讓道路紅線空間問題開展“靶向治理”。江北區前期籌措專項資金370萬余元,啟動“退紅空間區域”改造計劃,對計劃移交的90個小區退紅區域的市政設施破損、綠化缺失等問題進行集中修復。\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51/F41EE747DE1CE66EFEF3C3CB0DE8F9399F336666_size2178_w4800_h3200.jpg\" alt=\"市政設施精細化管理 助力寧波江北城市品質提升\" />\u003c/p>\u003cp>此外,今年12月,由江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和“北京大學——寧波城市治理優化實驗室”合力打造的江北實驗小學周邊兒童友好城市示范區域建設也將正式完工,項目設計團隊在打造有溫度、更宜居的美麗人居環境上下了不少功夫:打造燈桿多合一,不僅提供照明服務,還能讓家長應急充電,并裝有監控探頭,全方位保障學生安全;風雨連廊為接送區遮風避雨,可休憩歇腳,還安裝了噴霧系統,驅散夏天的炎熱和困頓;避免使用帶有棱角的材料,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采用sp防滑安全涂料;綠化選取無落果、無飄絮、無過敏源的喬木;增加特定的科普生態角拓展課外教學場地等細節設計……\u003c/p>\u003cp>城市市政設施管養事關城市形象、品質,更直接關系到市民生活舒適度,江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通過空間的合理規劃、設施的全面優化、數據平臺的智慧分析等手段,力求城市管理精益求精。\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沈夢曉","faceUrl":"","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cateid":"鳳凰網寧波綜合","type":"source","catename":"鳳凰網寧波綜合","description":"","cateSource":"","backgroud":"http://p1.ifengimg.com/ifengimcp/pic/20160919/d236177a15798b010c4c_size104_w720_h186.png","api":"http://api.iclient.ifeng.com/api_wemedia_list?type=source&keyword=%E5%87%A4%E5%87%B0%E7%BD%91%E5%AE%81%E6%B3%A2%E7%BB%BC%E5%90%88","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newsTime":"2020-12-17 19:57:23","authorUrl":""}},"keywords":"市政,江北區,橋梁,設施,行政執法局,銘牌,瀝青路面,道路,二維碼,康橋","hasCopyRight":fals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__nd__":"ne883dbn.ifeng.com","__cd__":"c01049em.ifeng.com"};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城市建設搭建起城市“骨肉之軀”。但要這些“骨架”“器官”和“經絡”健康順暢運行,特別是要保持“底子里子”俱佳,還需要方方面面精細化的管理。 在寧波市江北區的康橋南路道路上,行道樹整齊繁茂、綠化帶下沉,既展示了道路的美感,又具備排水功能,展現了現代化與自然和諧的一面。明亮的路燈、欄桿的反光貼,更是保護著夜間市民的行人行車安全。2020年,康橋南路獲評每兩年評選一次的道路養護行業最高獎 “扁鵲杯”。 而道路的變化只是江北市政設施品質提升工程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寧波市江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認真落實“精細化”管理要求,抓好日常維護的精細化、規范化、標準化、智能化,進一步提升市政設施管理水平。據了解,江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市政養護部門在倪家堰橋安裝了江北區首套橋梁健康動態監測系統,以便24小時實時監測橋梁狀況。倪家堰橋位于江北區倪家堰路上,沿路廠房多,大重型車輛通行密集,對橋梁的損害大,尤其是超載車輛會直接造成橋梁結構破壞,所以,實時監測該橋梁的安全運行情況尤為重要。 “目前常用的人工檢測橋梁監測手段,存在不夠客觀、檢測結果滯后、成本高等問題,對檢測人員來說,也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江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介紹到,建立一套科學、完備的橋梁動態監測系統在一定程度上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橋體“健康”狀況。 同時,江北區各座橋梁都有安裝專屬“身份證”銘牌,可供工作人員或普通市民隨手掃描銘牌上的二維碼進行報修,不僅如此,它還具備填寫巡檢、維修的表單功能,更是擁有強大的數據后臺,可以幫助養護部門收集維修數據進行分析,從而了解橋梁及其附屬設施的“生命周期”,更好地保障市政設施的完好。今年,區本級管轄道路的窨井標識銘牌也進行了升級,新增加管道走向、路名、維修電話、二維碼等信息,使養護人員能及時、準確地進行針對性維修處理,減少安全隱患,讓道路通行更加安全。市政養護部門還引入高性價比的新型養護銑刨機械設備,配合先進的機械化操作流程,達到瀝青路面小面積維修“一條龍”機械化施工效果,提高了小面積瀝青路面修補的作業效率,據悉,采用小型機械設備進行作業,相較于原來的人工鑿除作業,效率提高了8倍,同時降低了養護工人的勞動強度,讓其有更多的精力可以投入到質量控制上來。 不僅是智能“二維碼”、小面積瀝青路面修復這些“微改造”,江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還從細節出發,著眼于市民需求,致力于將江北打造成高品質城區。今年以來,江北區根據多元化區域治理的要求,率先對“市民反映強烈、問題難解決、解決難徹底”的小區建筑退讓道路紅線空間問題開展“靶向治理”。江北區前期籌措專項資金370萬余元,啟動“退紅空間區域”改造計劃,對計劃移交的90個小區退紅區域的市政設施破損、綠化缺失等問題進行集中修復。 此外,今年12月,由江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和“北京大學——寧波城市治理優化實驗室”合力打造的江北實驗小學周邊兒童友好城市示范區域建設也將正式完工,項目設計團隊在打造有溫度、更宜居的美麗人居環境上下了不少功夫:打造燈桿多合一,不僅提供照明服務,還能讓家長應急充電,并裝有監控探頭,全方位保障學生安全;風雨連廊為接送區遮風避雨,可休憩歇腳,還安裝了噴霧系統,驅散夏天的炎熱和困頓;避免使用帶有棱角的材料,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采用sp防滑安全涂料;綠化選取無落果、無飄絮、無過敏源的喬木;增加特定的科普生態角拓展課外教學場地等細節設計…… 城市市政設施管養事關城市形象、品質,更直接關系到市民生活舒適度,江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通過空間的合理規劃、設施的全面優化、數據平臺的智慧分析等手段,力求城市管理精益求精。
市政設施精細化管理 助力寧波江北城市品質提升




